好久沒來寫文章了
實在是很抱歉
有在部落格問我問題的
也很抱歉我沒有及時回覆
以後我會盡量多上我自己的部落格的xdddd
這篇文章也會發在ptt電影版
所以我不會用服裝剪裁術語
但是相對來說可能對ptt西裝版的版友之類的贅字就會比較多
還請見諒
首先我們先來談一下電影版的一篇文章叫李奧與小金人
在該篇文章裡他提到
我覺得所謂優秀的演員,是除了能夠詮釋複雜的情感外
戲中的一舉手一投足還要能夠取信於人(小到走路、喝水都是)
會讓你去想這個角色是怎麼成長的?經歷了什麼?以至於他的性格是這樣
而不是說某一個橋段崩潰的多厲害~哭得多令人柔腸寸斷,或是內心崩潰的痛苦
當然上述這些情境是很困難的,也是優秀演員必須的
但我們談奧斯卡,需要的遠遠不止這類"演"技
最平凡無奇的生活戲是最難演的
也就是一個角色的生活化、真實度決定演員的高度...
這段文字也成為了電影版在那兩天之內評論神鬼獵人的主流言論
從這篇文章開始
"太用力"成為了李奧納多的演技評價
並且還說這種演技得不到奧斯卡
神鬼獵人有壯闊的美景跟高超的攝影與美術是大家公認的
電影開頭一鏡到底的大混戰更是讓當時在電影院的我意會不過來
我到底看到什麼????? 為什麼這個場景那麼特別
大混戰這個鏡頭大概用"三到五秒鐘一個主角"的方式
呈現這場戰役的殘酷跟瞬息萬變
當你才正在想這個人有什麼用途的時候下一秒他就死了
接著換下一個主角這樣xdddddddd
這場戲我到後來不太靈光的腦袋才有辦法意會過來這就是一鏡到底
當然這不是首創
甚至別說電影
美國影集我也看過同樣精彩的長鏡頭
如真探當初這個也是大混戰的長鏡頭也讓我看的瞠目結舌
但是他讓我上一個有印象的長鏡頭007開頭的一鏡到底變成child play
如此精采的電影
談到主角李奧納多, 卻反而是負評居多
尤其以太用力為大宗
請原諒我非常禮貌的不能苟同
在英文裡所謂的"太用力"有其名辭叫做overacting
德文則是übertreiben
沒有錯
overacting確實常常被拙劣的演員拿來彌補演技的不足
近期overacting的負面例子我馬上想到的是王大陸
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我多次感到坐立難安
他"完全不必要"的如此的外放張狂反而突顯他演技的不足
他非得要這樣演, 觀眾才會知道他想要表達什麼
因此沒錯
overacting的確常是貶義的辭彙
但是這不代表沒有恰如其分的overacting
我們千萬別忘了一件事情
很多被列為影史經典的tableau一樣是overacting
很多好的演員一樣是overacting
為何單單針對李奧????????
甚至說因此拿不到獎
事實上唯一三度獲得奧斯卡男演員獎的daniel day lewis就是知名的scenery chewer
國內最好的有overacting傾向的演員我會想到戴立忍
戴立忍真的把scenery chewer這個詞彙詮釋的很好
有他在常常目光就在他身上了xddddd
即使是劍雨裡的彩戲師也是一樣迷人
國外因為overacting而讓他變的如此令人再三回味的場景跟演員更是一大把
下面的網址為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ofddwtPBPw
al pacino在義勇急先鋒即是非常知名的一例
這種overacting的演法演的好會讓觀眾印象非常深刻
他在女人香跟教父裡都有overacting的戲
他有沒有得奧斯卡??????
另外
在國外bbc福爾摩斯被公認為印象最深刻的場景
也就是游泳池那一幕
剛剛好就是overacting的經典範例
其中搭配張狂的台詞
i will burn you, i will burn the heart out of you
成為了bbc福爾摩斯至今最經典的一場戲
在這場戲andrew scott的表演非常精采
如果上圖還說服不了你這是overacting我也沒辦法了
而最讓我感到諷刺的是
在同樣是這兩天的電影版文章裡
gary oldman被認為是演技非常好的未得奧斯卡獎演員
但是他剛好也是overacting出名的
其中everyone這句台詞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沒錯, 內斂的演技的確是非常可貴的技巧
但是一個好的overacting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興奮劑
他能夠帶起觀眾的情緒或更強調演員的偏執甚至神經質
如另一overacting的代表演員雨果威明
傑克尼克遜
西斯萊傑的joker
離題複習一下
綠紫配我們叫做什麼配色法?????
為何綠紫配可以讓我們印象深刻????(如果你是因為電影版而點進來的不用理我)
回到overacting主題
當然還有andrew scott的moriaty
我很喜歡他在這次特別篇的演出
其中on the tip of my tongue這段超級令人流冷汗阿!!!
這些證明了overacting需要貨真價實的演技
而且不只反派
我之前提到的daniel day lewis就是如此
這也可以讓你拿奧斯卡
提到福爾摩斯
這次的福爾摩斯特別篇回到了維多利亞年代
因此福爾摩斯也換上了高禮帽(top hat)
福爾摩斯戴的這頂帽子現代的眼光來看
除了極少數場合, 大概只剩魔術師會戴
這種帽子英文叫做top hat
德文叫做zylinder
而不管是英國美國或德國
這種帽子都已經快要消失了
Der Zylinder wird heute nur zu besonders festlichen Anlässen getragen, und auch dann nur zu einem förmlichen Cutaway oder Frack
這句德文的意思是現代只剩特別場合會穿戴這種帽子
搭配frock coat或是晨禮服
因此福爾摩斯當然也要換上一件frock coat
frock coat跟我們現在提到的西裝是不同的東西
因為電影版而進來的看官不用太在意
如果你在意可參考小弟標題是頂尖對決的文章
那西裝版的版友可能會問到
福爾摩斯穿的西裝背心會不會太花俏????
其實不會
事實上
在維多利亞晚期(感謝福爾摩斯的文宣 讓電影版很多人忽然都懂維多利亞時期這個詞彙了xdddd)
fancy的waistcoat可以說是流行
這種面料的選擇可能對一般人來說不是大事
但是就是這種細節
反而更可以看到劇組的用心考究
因此每次有人問我背心款式
我回答幾乎都是一樣的
除非你是要參加black tie或white tie
否則背心的自由度其實很高
如上圖不只面料
連款式都很多樣有沒有發現????
另外華生的帽子就是bowler
德文叫做melone
In den USA war er eine beliebte Kopfbedeckung bei Cowboys und Eisenbahnarbeitern und er war das Kennzeichen zahlreicher bekannter Figuren des „Wilden Westens“ wie Butch Cassidy und Billy the Kid
也就是
在美國(其實英國也如此)這種帽子在19世紀中葉比較偏向勞工階級跟牛仔穿戴
但是
Die Melone gilt als typisch englische Kopfbedeckung des späten 19. und frühen 20. Jahrhunderts
也就是到19世紀末期跟20世紀初期已經變成典型的英國士紳帽子了
因此華生在維多利亞晚期穿戴沒有不妥
提到華生的帽子一定要提到一個點是
在戲中他遇到女扮男裝的驗屍官
華生對驗屍官說
"我在某些地方比福爾摩斯精明, 你在男生的世界工作一定很辛苦"
他沒有完全講出他是女的這句話
但是接下來華生要告別時, 他把帽子微微抬起, 離開頭部
這個動作叫做doff
這是對女性才會有的帽子禮儀
只是現代人幾乎都不知道了
我在電影院看到這段覺得超有趣的xdddddddddddddd
我在這裡講簡單版本
簡單講
當在華生那種情況到女性時, 身為一個維多利亞時期的紳士, 我們需要doff
也就是帽子要完全離開頭部
如果是換成對男性
只需要輕摸帽沿(tip)並輕輕抬起即可
因此, 電影裡透過華生這個動作更進一步強調他知道該名法醫是女性
不過帽子的禮儀可沒那麼簡單(我不想交壞孩子大小)
比如
有時遇到男性也需doff
但我在這裡就不說那麼多了
詳細可以看
http://www.cardenashats.com/hat-etiquette.html
這個帽子廠商所寫的
比維基清楚多了
不過如果以後你戴帽子想要假掰一下(我自己真的幹過這檔事xddddd)
那最簡單的就是遇到女性doff , 遇到男性tip
"一般來說"這樣就ok
另外我們來看華生的鬍子
沒錯 鬍子也有流行!!!!!!!
現代版的跟維多利亞版的鬍子造型當然也會有出入
華生留的這種鬍子在當時是非常主流的
19世紀的男性非常迷戀於鬍子這檔事
他們剛從假髮時代脫離
因此極需要一種屬於頭部的雄糾糾氣昂昂的裝飾
很明顯當時的男性認為眼睫毛並不適合這份工作
所以這檔工作就交給鬍子了
19世紀的男性可以說是花非常多的時間在鬍子上
目前在使用的幾乎所有的鬍子名稱都是源自19世紀
而19世紀晚期其實已經是屬於鬍子流行的尾端了
因此福爾摩斯刮的乾乾淨淨的也不奇怪
但是華生的鬍形仍然隨處可見
這種鬍形流行的來源是德國的Kaiser Wilhelm II
也就是威廉二世
因此也被稱作KAISER MOUSTACHE
他的尾端必須用蠟去讓他上翹
可以想成當時的男性除了髮膠還有"鬍膠"就對了
另外, 不曉得有沒有人跟我一樣
覺得雖然福爾摩斯的服裝歷史上正確
但是總是跟印象不太一樣????
在我印象中福爾摩斯的典型穿著是這樣
一個deerstalker hat(雖然這次特別篇後段華生有叫他換上)
外套大衣一定要是格紋的粗毛尼的inverness
配上calabash的煙斗
如下圖就是calabash pipe
先來提到inverness cape
福爾摩斯穿的inverness cape
是沒有袖子的
這種衣服小弟有在大衣系列文介紹過
他的特徵是有大衣的衣身
但是袖子用披肩去取代
所以你看上圖福爾摩斯的手是白色的
而實際成品如下
這種東西在19世紀是非常普遍的traveling coat
我們來看一下1866年的版型圖
注意到上圖披肩的寬窄是可以調整的
綜合以上
basil rathbone飾演的福爾摩斯我覺得比較貼近我對福爾摩斯的印象
但是後來我查了資料發現
我並非讀福爾摩斯系 , 因此有錯請指正
在我查到的資料中指出
原著柯南道爾其實對福爾摩斯的服裝描繪並不多
因此最一開始在strand雜誌(沒錯 真的有這本雜誌)連載的福爾摩斯
大眾主要對福爾摩斯的印象
是來自當時幫福爾摩斯插畫的sidney paget
以下附上幾張sidney畫的圖
注意福爾摩斯穿的不是披肩的大衣 是連帽的大衣
連帽again, 後面有腰帶 , 也出現了deerstalker(獵鹿帽)有沒有發現???
披肩終於出現了
一種大衣, 可以連帽, 也可以披肩, 後面常有腰帶
這種大衣叫做??????????
答案是ulster(老樣子, 這在我之前的大衣系列文有出現過)
如果ulster是披肩形式 , 那麼他跟inverness最大的差別就在於袖子的有無
所以福爾摩斯到底是如何從ulster變成inverness這我也不清楚
目前我只能說兩者都可以接受
另外更有趣的是
一開始sidney畫的福爾摩斯
煙斗並不是彎的calabash!!!!!!!!
而是直的
有人推測是因為舞台劇演員的使用
才開始讓彎的煙斗植入福爾摩斯的形象當中
對於福爾摩斯的煙斗有興趣的可參考這篇文章
http://pipesmagazine.com/blog/put-that-in-your-pipe/the-great-detective-and-his-pipes/#more-5214
他依據福爾摩斯對煙草的研究跟原着提到的細節
推斷他不可能使用calabash這種彎的煙斗
這是非常有趣的文章ddddddddddddd
另外還有福爾摩斯常穿的dressing gown
這是sidney的插圖
這是basil rathbone飾演的福爾摩斯
這是bbc的福爾摩斯
他們兩位都忠實呈現了原著中福爾摩斯在家裡愛穿的衣服(雖然原著中似乎是老鼠灰的顏色)
這種dressing gown絕對不能翻成睡衣
睡衣有另一個名詞叫night gown(他跟pajama也不一樣)
dressing gown裡面有dressing這個字
我認為西裝版版友一定清楚這個字代表的意思
這種dressing gown在19世紀20世紀初期沒有中央空調時代是必需品
當你進室內把大衣脫掉的時候
就用這種衣服去取代
你之後要在出門再換上大衣
所以你可以把他想成是室內的大衣都比較妥當
而不是睡衣
這是誤譯
另外福爾摩斯的穿著有一個特點
這個特點在SIDNY PAGET的插畫就存在
就是福爾摩斯會把領結塞進襯衫領裡
效果如下圖
他給人一種NECK BAND的假象
這在歷代福爾摩斯都有出現過
如JEREMY BRETT的基本演繹法
這種領結當然要看寬窄
有買過領結的都會知道
尾端太寬的可能就不太適合, 沒那麼sleek
因此E BAY還有賣專門給你塞進襯衫的
它的尾端就做的很窄
而福爾摩斯中我覺得最可惜(但不是錯誤的)的地方是
新娘的服裝沒跟上流行
在福爾摩斯設定的1895年
剛好是女性服裝一種袖子非常流行的年度
這種袖子叫做balloon sleeve或是mutton sleeve
實際穿著圖片如下
現代其實也還是有這樣的設計
可惜片中的新娘都沒有穿著類似服裝
反而是amanda有
另一個可惜的地方則是straw boater草帽沒有出現
這種草帽在19世紀末跟20世紀初可以說是.........瘋狂嗎???
大概是場合的問題吧我想
畢竟我只看一次電影也想不起來有哪些場合適合了
好了
這篇文章就寫到這裡了
希望我以後可以有時間多寫文章
而不是隔一年了xdddd
感謝各位